中國社科院經濟學部2015年經濟形勢座談會_一包養網中國發展門戶網-國家發展門戶

requestId:68b331052e21c9.67116038.

劉樹成:

下面請李向陽院長報告。

2015-02-27 10:55:46

李向陽:

各位領導、各位同事早上好,非常感謝能再次參加經濟學部的年會,今天給大家介紹的一帶一路建設中需要優先處理的關系,一帶一路的國家規劃已經完成,公開版的規劃也即將公布,圍繞著一帶一路在未來一個時期的建設,面臨著許多重大的理論和實踐問題。在今天的內容里,我主要談兩個大的方面,一是討論問題的起點,也就是“一帶一路”的定位,換言之就是什么是“一帶一路”。二是幾對關系。

為什么要討論定位呢?我個人覺得討論“一帶一路”必須在中國和平崛起的大背景下來進行,所以“一帶一路”不是一個單純的經濟包養甜心網合作問題,它是一個全方位的對外關系的問題。官方現在對“一帶一路”并沒有一個準確的界定。在這里我試圖對它的定位做一個分析,這是討論問題的前提。

首先,它是我國新時期周邊戰略的重要依托。隨著中國的和平崛起,我們與周邊國家的經濟聯系越來越緊密,我們已經成為絕大多數周邊國家最大的貿易伙伴,最大的出口市場,甚至是最大的貿易順差來源地,但是周邊國家對中國的認知或者包養是感情并沒有同步提升,甚至出現了近而不親的很尷尬的現象。因此坦率地說對于美國重返亞太很多周邊國家是持歡迎態度。為什么我們的經濟聯系越來越緊密而我們作為一個戰略伙伴這種關系并沒有建立起來?這是新時期周邊戰略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從2013年中央召開的第一次周邊工作會議已經看到這個問題越來越嚴重。而在新的發展時期,中國在和平崛起的過程中首先應該是解決周邊問題。所以新時期周邊戰略的重要依托,“一帶一路”是一個對象。

2015-02-27 10:55:59

李向陽:

第二個定位,它是我國經濟外交的一個新的平臺,長期以來我們老聽見官方、民間、學界都在說中國的外交為經濟服務,但是最近兩年總書記反復的在談經包養網濟外交,為什么要做這樣一個轉變?我個人理解反映出中國在和平崛起的過程中單純的追求經濟,以經濟作為首要目標甚至是唯一目標已經需要進行調整。在中國經濟發展越來越快、經濟規模越來越大的情況下,中國對全球治理的訴求越來越高,僅僅靠經濟這一點是做不到的,所以需要經濟跟外交的一個結合。在這方面以“親、誠、惠、容”理念為代表反映出新一屆政府正在樹立起經濟外交的新理念。

第三個定位,從國內來看包養網,它是我國新一輪全方位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在改革開放以后,中國的開放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就是南巡講話以前是第一個,南巡到中國入世是第二個,中國入世以后是第三個階段,隨著過渡期的結束,開放給中國經濟帶來的紅利基本上已經結束,回顧這30多年開放過程,沿海地區的開放是起帶頭作用,而廣大的中西部地區開放并沒有跟上去,這是造成區域間差距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所以新的時期,三中全會提出要新一輪的開放,進而拉動中國的改革,“一帶一路”是新一輪開放的重大舉措。

2015-02-27 10:57:08

李向陽:

第四個定位是新型區域合作機制,為什么是新型的?我們強調“新”,看這張圖,這是英國經濟學家去年的一個封面,“中國要什么”,中國和平崛起以后,全世界最擔心的一個問題,中國的利益訴求是什么,當然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談我們的安全需要、我們在西太平洋需要把美國人攆出去,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上需要提高,制定國際規則的權力應該更大。但是作為一個大國還得有其他國家接受的可能性,所以這也是我討論問題為什么談定位,很多人還找過其他定位,比如“一帶一路包養網VIP”界定為是解決中國能源資源通道問題,解決中國產能過剩問題,這些是包養網車馬費它的功能,但是讓國際社會接受是另外一個問題。尤其是很多領導也在談輸出過剩產能這個提法,包括國外的一些官員也在談,對這個事提了很多質疑,產能過剩這個東西,最后我們說是優質的產能過剩,不管是優良的還是不優良的,總是感覺把你不需要的東西、高耗能的東西轉移出去。這些東西是“一帶一路”完成之后合作產生的一種結果,而不應該作為一個國家的“一帶一路”的定位或者是目標,所以對“一帶一路”結合上邊的定位,給它一個這樣的定義,他是一個運輸通道和紐帶,包養網以互聯互通為基礎,以多元化合作機制為特征,以打造命運共同體為目標的新型區域合作安排。為什么說“新”,就是世界上其他地區的區域合作,要么是以產能,要么是周邊的,圍繞一個大國周邊的來開展建立自貿區,這是一個通道,這個通道起源于絲綢之路。第二個特征是以互聯互通為基礎,其他地方沒有把互聯互通作基礎,而中國在這個通道上有強大的地緣優勢。第三個特征是在其他地方的區域合作,要么是自包養網貿區,要么是關稅同盟等等,但是未來的“一帶一路”不可能建立起統一的區域一體化,國際經濟學教給我們的五種形式可能都不是,在這里可能在不同的地區會有不同的合作機制,這是未來“一帶一路”的特征。最后,作為目標,它應該是實現命運共同體,官方還提包養網出一個責任共同體、利益共同體,我個人覺得責任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是實現命運共同體的前提,最終它是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新型區域經濟體的門類,至于現在媒體和學界談的中國版的馬歇爾計劃、討論體制、新經濟主義等等,如果從上面的定位來說,這顯然包養網都是一種誤解。

2015-02-27 10:57:33

李向陽:

下面簡單的談談這幾對關系。第一對關系是政府和企業的關系,因為作為一個國家戰略,沒有政府來出包養網dcard面,毫無疑問這個事無從談起,但是政府應該在這里起多大作用?應該在哪些領域起作用?這是一個新問題。首先,外交先行是必要的,因為要把“一帶一路”、共同發展、合作發展,尤其是包養妹繼承絲綢之路這些合作理念傳播出去,讓大家接受。二是創造一套合作機制,我們從現行的其他國家的區域合作機制借鑒不到現成的東西,所以合作機制本身需要政府來設立。三是政府要提供合作的基礎設施,比如投行、絲路基金等等。最重要的一點是如何來引導企業服務于國家戰略,因為我們知道,無論是外資企業、民營企業,甚至包括國有企業,最優先的包養合約目標就是利潤最大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沒有能力來實現國家目標,而“一帶一路”是中國和平崛起過程中的綜合性對外戰略,而讓企業自愿的放棄包養個體的利益去服從國家戰略是做不到的。但是政府又不能強制規定哪些企業必須要在那投多少資,怎么來投資,這是違反市場經營的,所以如何在堅持市場經濟原則的基礎上來引導企業服務于國家目標是一個很難、很重,也是最優先的問題,如果沒有企業的參與,“一帶一路”最終可能就變成了很多人擔心的一個很難聽的話“國包養意思際大學運動”,有人說4萬億的時候,這筆撒錢還是肉爛在鍋里,如果把幾萬億甚至要動用外匯儲備的錢撒到國外去,這個事兒真就不好交待了,所以必須以企業參與才能實現可持續的發展。

2015-02-27 12:26:49

李向陽:

第二對關系是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關系。前面提到的這些目標,毫無疑問都是中央政府的事,但是離開地方政府的參與,“一帶一路”推行不下去,尤其是沿邊地區的地方政府。現實中我們看到各地方政府參與“一帶一路”積極性之高原因是什么?很大程度上是把“一帶一路”理解成一個上項目、上投資的一個機遇,甚至跟中央要政策的一個新的籌碼,所以隨包養著“一帶一路”的實施,未來一個時期,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關系可能要發生變化。在改革開放前三十年,地方政府向中央政府要政策更多的是集中在財稅政策,現在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正在向外交領域拓展,包括地方政府要跟其他國家建自貿區,這在世界上其他地方都是很荒唐的,一個省、一個市和一個主權國家建自貿區,簽FTA。所以中國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關系上,我們既要發揮地方政府的積極性,又得防止地方政府國家戰略目標的地方化,進而損害國家的戰略目標。

第三對關系是歷史與現實的關系,為什么談這個?因為過去一年里,無論是絲綢之路經濟帶還是海上絲綢之路,全國幾十個城市,十幾的省都在爭起點,他們爭起點都有很好的理由,我們在歷史上曾經當過絲綢之路的起點,古絲綢之路已經錯過兩千年,從包養網漢代開始到明清,每個城市都可以在歷史上找到他們曾經做過起點,但是21世紀“一帶一路”決不是古絲綢之路的翻版,從前面的定位已經看到,就是我們來決定哪些城市、哪些省份應該作為起點,或者哪些省份應該融入到屬于“一帶一路”范圍之內的時候不能局限于歷史,而應該更多的基于現代版“一帶一路”的基本要求。

2015-02-27 12:28:06

李向陽:

這是一張圖,我們認為海上絲綢之路最包養網VIP不提倡的是東北地區,可能隨著俄羅斯戰略東移,這個地方更應該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這張圖在烏克蘭危機以后,中俄的企業家已經在遠包養東建了遠東地區最大的港口,就是克拉斯基諾這個地方。

第四對關系是經濟目標與非經濟目標的關系。一開頭已經提到,“一帶一路”不是一個純經濟的合作,既然不是一個純經濟的合作,在這里追求的目標必然有經濟目標和非經濟目標,我們撇開非經濟目標“一帶一路”就變成了一個對外援助項目。如果僅僅局限在經濟目標上我們就不需要“一帶一路”。而歷史上,改革開放以前我們把意識形態作為對外合作的優先目標甚至是唯一目標,教訓是非常深刻的。改革開放以后的30多年,又是以經濟目標為優先,使得我們作為和平崛起進程中出現的戰略伙伴,這個目標又受到了損害。從“一帶一路”現在定的“五通”,到所謂的利益共同體、責任包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這里看它的目標是多元的。現在問題就在于從理論上說這兩類目標可以結合,甚至多重目標可以結合,但是在實踐長期包養中是一個包養網VIP非常難的事情,比如說周邊“一帶一路”某一個國家對中國一個外交成果到底值多少錢,值得中國在這兒投入多少,我們投入之后,多大程度上能兌現,這種承諾能持續多長時間,這些問長期包養題都不是經濟學能夠簡單地給出或者是靠計算能夠給出的答案,這是“一包養網帶一路”涉及到的非經濟領域。

2015-02-27 12:28:24

李向陽:

第五對關系就是機制化合作與非機制化合作。“一帶一路”和其他區域合作機制不同的就是在這里面可能既有機制化,像中國與東盟的國家未來肯定是以FTO為基礎,因為中國跟東盟領導人已經達成共識,未來10年是中國-東盟的升級版。但是如果到了南亞,你就發現中國和印度未來不可能建立伙伴關系,可預見的不可能建自貿區,所以那兒就變成了“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再往前推,到斯里蘭卡,中國和斯里蘭卡自貿區談判包養網進行的挺順利。再往東中,中國和海河組織的自貿區也在談判的過包養網程中。可是要把這些自貿區連起來,沒一個國家能同意,尤其是陸路的,西北地區有些包養網機構提出要建絲綢之路經濟帶自貿區,這事兒從現在來看想都不用想。烏克蘭為什么出事?就是烏克蘭愿意要加入歐盟而不愿意加入俄羅斯歐亞共同體,所以導致烏克蘭危機。如果在中亞地區建一個未來的絲綢之路自貿區,那俄羅斯非跟你急不可,所以未來機制化合作里這種多元化又是一個包養網巨大的,在一個框架下有多重的合作機制,到底不同類型的合作機制怎么協調也是一個難題包養網ppt

第六對關系就是利用現有比較優勢和創造新優勢的關系。絲綢之路從基礎上是一個經濟合作,所以必須服從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就是國與國之間的優勢互補,有優勢互補的比如中國跟東盟已經簽了自貿區,跟斯里蘭卡或者巴基斯坦也簽了自貿區,但是臺灣包養網為什么和有些國家沒法簽?因為有些優勢互補達不到,但是為了推進“一帶一路”,“一帶一路”又是一個運輸通道為紐帶的東包養價格西,如果你在有些地方沒有優勢互補,沒有優勢停下來就變成一個一個斷點,那么“一帶一路”就可能不是“一帶一路”,變成了一個一個單純的雙邊合作關系,所以對于那些沒有優勢互補的那些,比如中巴經濟走廊,這可能是優先發展實施的領域。但是巴基斯坦很多地區根本沒有發展的能力。但是把鐵路、公路建起來以后到底運什么,我們不知道。未來的“一帶一路”必須是要把運輸通道變成一個經濟走廊,這實際上是經濟增長的一個過程。亞洲開發銀行曾經做過亞洲的經濟走廊的合作機制,大致分成這么四個階段。未來開發新機制實際上對企業、對政府都是一個非常難的事。

2015-02-27 12:28:37

李向陽:

第七對關系是中國與沿途國家的利益分享關系,實際上就是利益的分配問題。總書記提出要樹立正確的屹立觀,歡迎周邊國家搭上中國經濟的快車,搭上中國經濟的便車,但是利益到底怎么分享?我們不可能把利益全部輸送出去,中國沒有利益讓企業參與就沒有積極性,但是反過來如果不做利益讓步,所謂的非經濟目標就無法實現。

第八對關系是對外開放與維護國家安全的關系,通過“一帶一路”開放,基礎設施開放,“五通”,然后方方面面都開放了,但是外部傳統的安全風險跟非傳統的食品或者三無食品都可能進來,所以對中國的安全都會帶來沒有遇到過的風險。

2015-0包養軟體2-27 12:28:49

劉樹成:

今天上午的發言就到這里,下面我們進入下一個程序偉光院長講話,請各位媒體和記者暫時離場。下午請各位媒體繼續參加。

2015-02-27 12:28:59

TC:sugarpopular900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